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打印 来源:http://www.315hua.com/
合欢花
合欢花-简介
合欢又名绒花树、夜合花、鸟绒、马缨花。昼开夜合故名夜合,它的小叶一到夜晚就闭合到一起。花瓣不显著,但雄蕊细长,下部白色上部粉红色,使花的形状类似一个挂在马颈下的红缨,因此得到这些名称,是一种不错的观赏植物。
合欢花-产地
产自亚洲及非洲。生于路旁、林边及山坡上。分布于自黄河流域至珠江流域的广大地区。
合欢树原产于中国,现分布自伊朗至中国、日本。性耐寒、耐热、耐干燥,生长迅速,枝条每年可以生长一米以上。初夏开花,花期较长,因此是非常好的行道树和园林绿化树,已经引种到北温带的很多各国。最早罗马人以为蚕丝制品产于这种树上,所以称其为“丝树”,至今西方许多种语言中将其称为丝树。合欢树木材结构较细,也可用于制造家具,但易开裂,需经过适当处理。
合欢花-寓意
合欢花在中国古代诗歌和绘画中也经常出现,多见于唐人诗歌及绘画。以象征爱情,《聊斋志异》中也有“门前一树马缨花”的诗句。
夜合枝头别有春,坐含风露入清晨,任他明月能想照,敛尽芳心不向人。用于礼仪文化传播、送给朋友言归于好。风和日丽,翠碧摇曳,她却欣欣然晕出绯红一片,有似含羞的少女绽开的红唇,又如腼腆的新娘潮出的红晕,真令人悦目心动,烦怒顿消。
永远恩爱、两两相对、是夫妻好合的象征。
合欢花-品种
合欢在过去只有小型的花种,现已有硕大美丽的品种。
合欢花-属性
科名:豆科合欢属。因小叶于夜间叠合而得名,落叶乔木,高4—15米。羽片4—12对,小叶10—30对,长圆形至线形,两侧极偏斜,长6—12毫米,宽1一4毫米。花序头状,多数,伞房状排列,腋生或顶生;花淡红色。荚果线形,扁平,长9—15厘米,宽1.2—2.5厘米,幼时有毛。花期6月,果期9一11月。
耐寒,耐热,耐砂土及干燥环境。繁殖以播种为主,也可扦插带踵半成熟枝条。为园林常见树木。
合欢花-药用价值
合欢花有宁神作用,主要是治郁结胸闷,失眠,健忘,眼疾,神经衰弱等。含有合欢甙,鞣质,解郁安神,理气开胃,活络止痛,用于心神不安、忧郁失眠。治郁结胸闷,失眠,健忘,风火眼,能安五脏。有较好的强身、镇静、安神、美容的作用,也是治疗神经衰弱的佳品。也具有清热解暑,养颜斑解酒等功效。
- 临床宜与香椽、郁金、佛手、木香等同用,以舒肝解郁和胃。
- 临床可与菊花、黄芩、草决明等相配, 以增清肝明目之力。
- 此外,合欢花可与牛膝、红花等药同用,可用于治疗腰脚疼痛或跌打伤痛者。